钢铁大王的家里到底什么样?跟我一起探访The Frick Collection

钢铁大王的家里到底什么样?跟我一起探访The Frick Collection

allisonchaaan
allisonchaaan
2308 浏览

The Frick Collection坐落于纽约曼哈顿岛上中央公园的东侧,是由匹兹堡的钢铁巨头Henry Clay Frick的私人宅邸改建的。在他死后根据他的遗愿改建成了博物馆,并在1935年正式开放。

🌟展馆信息

📍地址:1 E 70th St, New York, NY 10021

🎫门票:💲22(For adult)

🌟展馆介绍

💫中庭

中庭花园是唯一可以拍照的地方哟
赶紧多咔嚓两张吧

中庭的花园十分美丽,有喷泉,在博物馆内部还能看见这番景象的地方真是不多,除了著名的The Met的埃及馆就是这儿了吧。足见钢铁巨头的豪宅之气派。中庭中摆放着应季的花朵,据说随着季节的变化,摆放的东西也会有所不同。四周有欧洲风的立柱,初见中庭第一眼给人一种古典的高级美感。

💫West Gallery

顺着中庭走到尽头来到了West Gallery,这儿有三副英国画家透纳(J.M.W Turner)的画。他是艺术史上风景画家中最杰出的之一。

Harbor of Dieppe
细节

上面是我最喜欢的这幅《Harbor of Dieppe:Changement de Domicile》,这是透纳在他的创作中期创作的大幅油画。描绘了法国北部港口迪耶普的繁忙景象。这是一天刚刚开始,太阳刚升起不久,把河面中心照得透亮,水中还映着一颗白白的太阳,他没有着重刻画码头的繁忙,而是渲染了早晨的光线。这种光亮惹恼了当时的评论家,被称为是精华的碎片拼成的假象,这也难怪,毕竟后来的印象主义也因为被嘲笑是凭着”印象”画的而得名。可以说,透纳的画风中已经能初见一些印象主义的萌芽了,但是他画画前先打素描底稿并且很多物体仍然有着黑色的轮廓,说明了,他与印象主义实质的区别是他依然重视画面中物体的形状的客观正确,他的这幅画,仔细看会发现前方的竹篮、鸟笼与人物都十分清晰,而后方的建筑物没有明显的轮廓可能是因为透纳想表现出因为距离和光线,那种看不真切的感觉。而且从绘画理念上,他仍然是在画室中进行创作的,与印象派走出去写生,拥抱自然,捕捉光线的想法大不相同,但正因为如此,透纳捕捉光线和细节的能力让我惊讶。这整幅画巨大,里面人物众多,透纳刻画得该细致时细致,该粗犷时粗犷,十分耐看。后来二战期间,在迪耶普港口还发生了迪耶普登陆战。

这是另一幅透纳的画《Cologne,the Arrival of a Packet-Boat:Evening》,这幅画描绘的也是一个港口的景象,不同之处是此刻是傍晚,天空中的晚霞和蓝天交映着,粉的蓝的紫的,远处的那座不知名的建筑物被晚霞映上了一抹粉色,甚是好看。但看完了前者再看这幅,感觉不论从理性上讨论难度还是感性上,这幅都居于下风了。

透纳的画的左边放着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的《Mistress and Maid》。虽然写信和收信的场景在维米尔的作品中反复出现,但很少有这幅画中传达出的戏剧化的紧张感,并如此吸引人。画上右侧坐着一位年轻妇人,她皮肤白皙光滑,面部白里透红,她穿着时髦,打扮精致,戴着珍珠项链和硕大的珍珠耳坠,刘海烫成小卷,头发向后盘起,她右手握笔,左手抵着下巴,好像正在认真思索。桌上摆着精致的小书箱和墨水瓶。桌旁站着她的女佣,穿着朴素,若不是那条蓝色的围裙她险些就和背景融为了一体。她伸出右手,想要把手中的信递给女主人,她面带微笑,好像因为在这个时刻,这封信把她和女主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她们在这个时刻好像不再是主仆,而是分享着同一个秘密的朋友或是姐妹。而女主人的动作和神情仿佛是在思索,她正要提笔写信,这时候却来了这封信,她一定是在思索对方为什么在此时送来这封信呢。女主人手中的笔和女佣人手中的信给我们每一个停在这幅画前的人无尽遐想的空间。

类似的场景,维米尔还创作过《A Lady Writing a letter with her Maid》,是女主人正在写信,女佣站在一旁,眼睛却向窗外张望。维米尔十分爱创作女性的形象,不管是少女还是女佣,他都把握的十分到位,其中《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更是以那种动人的回眸,被人们评价为荷兰的”蒙娜丽莎”。

说到蒙娜丽莎,这个画廊里摆放着一幅肖像画《Nicolaes Ruts》,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像极了男版的《蒙娜丽莎》,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一位热心的工作人员神秘地告诉我们说,这幅画里的这双眼睛很厉害哦,不管我们从哪个角度看过去,他仿佛都注视着我们。于是我们傻傻得在画廊里绕圈圈,试图找到一个角度打破这种神奇,然而,我们没能成功。嗯,这位画家叫伦勃朗(Rembrandt van Rjin),虽然都是私人藏品,可是大部分画,都出自名家之手,实在厉害。

细节

这个画廊的尽头还有一幅画,我非常有感触:《The Sermon on the Mount》,看到这幅画的时候我并不知道它出自谁手,甚至可以说也不关心,这幅画的确触动到了我,画面中左下角和右下方都站着或坐着许许多多的人。看到这部分的时候,好奇心驱使我去弄清楚他们到底在干嘛,顺着他们的方向,我发现山上,树林包围中,还有着一群人,其中中间戴着一圈光环的便是耶稣,围在他身边应该就是十二使徒了,这部分画面非常暗,只有耶稣借着他的蓝袍子和光环看得清。而山下(画面的右下方)却十分明亮,白色的羊,绿色的草地,最出彩的还是右下角的妇人和她的孩子,妇人穿了橘色的裙子,这抹橘色无疑是画面中点睛的一笔,同时与孩童衣服的蓝色,形成了反色,十分好看。我的感动之一,是为信徒的虔诚所感动,耶稣在山上,他们在山下,哪里可能听到圣人的训诫呢,更多的可能就是以一种虔诚的心态在朝拜吧,甚至在场的不只有人还有成群趴下好像也十分虔诚的羊和狗。我的感动之二是,在很长的时间里,艺术都是为宗教服务的,因为文字可能没有那么的普及,需要借助别的途径去影响不识字的普通百姓,不管是绘画还是音乐,大多表现的都是神性,起到的是教化作用。而这幅画显然是幅宗教主题画,却有着很强的人文气息,右下方如此突出的”人”的形象让我不得不注意,宣扬的是一种人性之美。最后,让我惊喜的是这幅画的作者是法国风景画家洛兰(Claude Lorrain)。他的光色处理技法十分高级娴熟,前文提到的透纳十分钦慕他。

大概想要成为大师需要先设定一个role model吧,然后用这一生的时间向他学习,向他看齐,也努力成为一个厉害的人。那么,你的role model会是谁呢?

君君提示:你也可以发布优质内容,点此查看详情 >>

本文著作权归作者本人和北美省钱快报共同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长文章仅代表作者看法,如有更多内容分享或是对文中观点有不同见解,省钱快报欢迎您的投稿。

2308 7 4 6
 

最新评论 4

跳跳糖candice

:所以这个展馆就是看画吗

2018-02-17
删除 | 举报 | | 回复
clockmoon月儿

:赞赞赞!我一直想去这个呢!

2018-02-16
删除 | 举报 | | 回复

扫码下载APP